中國房地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高樓大廈如春筍一般拔地而起。一方面解決了中國大規模城鎮化居住問題,另一方面也繁榮了國家經濟。
居民是住的越來越高,但生活用水這些基本民生也得配套,高層補水泵就這么誕生的。他是專門為高層居民提供生活用水的設備。
以前的老舊小區,由于缺少相關的法律監管與監督,很多泵房的建設不規范,水泵等設備的安裝也比較粗糙,很大一部分安裝在了與住戶鄰近的地下室或者一層。
由于泵房與住戶離得較近,水泵在運行時產生的噪音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擾。相關的投訴也居高不下,嚴重影響了開發商、物業和業主之間的和諧。
噪音是發聲體無規則振動發出的聲音,從另外一個方面講,凡是影響人們正常休息、工作、生活的聲音都是噪音。
醫學研究表明,噪聲對人的生理影響很大,噪聲級超過50dB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70dB以上就會干擾談話,造成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降低工作效率;長期工作或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聲環境中,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已列為公害。
目前絕大多數采用變頻供水方式,水泵的啟動一般沒有規律可循,尤其深夜,無規律的啟動對什么的休息帶來很大的噪聲污染。
生活補水泵房的噪音主要是低頻噪音。低頻噪音是指頻率在200赫茲(倍頻程)以下的聲音。低頻噪音與高頻噪音不同,高頻噪音隨著距離越遠或遭遇障礙物,能迅速衰減,而低頻噪音卻穿透力極強,遞減得很慢,聲波又較長,能輕易穿越障礙物。
二次供水水泵機組由于其電機轉子,葉輪等旋轉部件不平衡,產生擾力,從而引起了水泵的振動。振動以彈性波的形式通過水泵機架、相連的供水管線及其支/吊架傳遞至樓上,引起了墻體、樓板等的微振動而輻射結構噪聲。結構噪聲屬于固體聲,頻率較低,聲波在剛性建筑結構中隨傳播距離的衰減很小,因此受影響的住宅樓層較多。
水泵機組運行時泵體和電機本身產生噪聲,同時噪聲通過泵房內各剛性壁面的反射疊加而產生混響聲。這部分噪聲以空氣聲的形式傳播,部分聲能透過泵房樓板而傳遞至臨近上層的居民家中,由于樓板為混凝土結構,本身對空氣聲隔聲量預計能達45dB 以上,此部分噪聲隨著距離的增大衰減很大,其也影響到緊鄰的地面一層。
噪音來源于兩個層面,傳播自然也來自于兩個層面。
振動噪音通過墻體、樓板、管路、鏈接支吊架等剛性節點沿結構傳播,振動通過再激勵周圍空氣介質向四周輻射形成的固體噪聲傳導和二次聲輻射。由于現代建筑特有的鋼筋混凝土構造使振動波在傳播過程中衰減很小,因而固體噪聲頻率范圍寬、傳播距離遠。
空氣噪聲通過門、窗等空氣介質可以直接傳遞到居民家中。
首先從振源入手,隔離振動,在泵組和基礎之間加裝隔離裝置,阻止振動向下傳遞,用彈性鏈接代替剛性鏈接。常規做法是加裝彈簧減震器。而對于自身重量比較輕的設備,為了減低共振頻率,往往會增加配重,減低設備重心,也就是加裝水泵減震臺座,進一步提高減震效果。
對于水泵鏈接的管路,根據管道系統的布置特點和振動傳播的途徑,泵房的管道主要采取橡膠補償軟聯接,即在水泵的進出水口、穿墻處采用可曲撓單球或雙球合成橡膠接頭;管道外包扎阻尼材料,多孔吸聲材料外面再包以不透聲的隔聲材料組合成復合隔聲結構;吊架、支架采用鋼彈簧隔振器的形式與墻連接;穿墻位置進行周邊鑿空,加裝橡膠墊、填充石棉等減振措施。
對于空氣噪音,一般采用吸音、隔音措施。將泵房的門、窗換成隔音門和隔音窗,墻體和頂板采用吸音處理。必要時對設備加裝隔音罩或者隔音房等。